《唐律疏議·名例律》殘卷:在吐魯番“翻閱”中國最古老刑法典

《唐律疏議》原名《律疏》,又名《唐律》,是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編,是中國現(xiàn)存最古老、最完整的刑事法典,共分為12篇目,五百條,其篇目依次為:名例、衛(wèi)禁、職制、戶婚、廄庫、擅興、賊盜、斗訟、詐偽、雜律、捕亡、斷獄。《名例律》為唐律的首篇,相當(dāng)于現(xiàn)代刑法的總則,它規(guī)定了法定刑的種類和適用原則,體現(xiàn)了唐律的基本精神。

      在新疆博物館二期新館《新疆歷史文物展》“隋唐時期”展廳,展出的唐寫本《唐律疏議·名例律》殘卷,反映了唐朝中央政權(quán)對西域的有效治理和管轄。

      新疆博物館研究館員阿迪力·阿布力孜介紹,該殘卷出土于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,由4個斷片組成,首尾殘缺,共41行,為《唐律疏議》卷六《名例律》中“稱眾謀”和“稱加減”條“疏議”中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  唐律在中國法制史上居于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,以“得古今之平”著稱于世?!短坡墒枳h》在《貞觀律》基礎(chǔ)上修訂而成,為大唐盛世奠定了法律基石,充分體現(xiàn)了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、風(fēng)格和基本特征,成為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之一。